怎样清理玻璃钢冷却塔的集水池?
清理玻璃钢冷却塔的集水池是维护冷却塔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,可防止淤泥、杂物堵塞管道、滋生细菌,避免影响冷却效率和水质。以下是详细的清理步骤及注意事项:
-
停机与安全防护
-
关停冷却塔及关联循环水泵,切断电源并悬挂 “禁止合闸” 警示牌,确保作业期间设备不会误启动。
-
排空集水池内的水:通过排污阀将池水排至最低位,若有残留水,可用水泵抽干或水桶舀出(避免污水溢出污染周边环境)。
-
准备工具:包括高压水枪、长柄刷(硬毛)、铁锹、铁铲、水桶、防护手套、护目镜、口罩(防止吸入粉尘或异味),若池内有青苔或细菌,需准备消毒剂(如次氯酸钠)、除垢剂(如柠檬酸)。
-
检查集水池状况
-
观察池内沉积物类型:主要为淤泥、水垢、树叶、填料碎片、微生物菌藻等,根据污染物性质准备对应清理方式(如硬垢需用除垢剂,菌藻需用杀菌剂)。
-
检查池体完整性:查看玻璃钢池壁是否有裂缝、破损或腐蚀,若有需标记,清理后及时修补(避免漏水)。
-
清除固体杂物与大块沉积物
-
先用铁锹、铁铲将池内的大块杂物(如树枝、填料碎片、石块)铲出,集中收集处理。
-
对于沉积的淤泥,可先用水桶舀出(若淤泥较稀,可直接用水泵抽取),若淤泥板结,可先用长柄刷松动后再清理。
-
冲洗池壁与池底
-
用高压水枪(压力建议 20-30MPa)全面冲洗池壁、池底及角落,将残留的淤泥、细小杂质冲至池中央,再用铁锹清理或水泵抽走。
-
重点冲洗区域:池壁与池底的连接处(易积垢)、排污口附近(防止堵塞)、支架底部(易藏污纳垢)。
-
处理水垢与菌藻
-
若池壁有硬水垢(呈白色或黄色结晶),可先将除垢剂按比例稀释(如柠檬酸溶液浓度 10%-15%),均匀喷洒在垢层表面,浸泡 30-60 分钟(根据垢厚调整),待水垢软化后用硬毛刷擦洗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。
-
若发现青苔、绿藻或黏滑的生物膜,需用消毒剂(如 5%-10% 次氯酸钠溶液)喷洒,浸泡 20-30 分钟后刷洗,杀灭微生物,防止后续滋生。
-
彻底清洁与排污
-
再次用高压水枪冲洗整个集水池,确保无残留淤泥、药剂或杂物,冲洗废水通过排污阀排出,直至流出的水清澈无杂质。
-
检查排污阀是否通畅:若有堵塞,可用细铁丝或管道疏通器清理,确保后续排水正常。
-
池体修补与防护
-
对清理时发现的玻璃钢池壁破损、裂缝,用专用玻璃钢修补材料(树脂 + 玻璃纤维布)进行修补,待固化后打磨平整,确保池体密封不漏水。
-
若池壁易结垢或滋生菌藻,可在清理后涂刷一层防腐防垢涂层(如环氧涂料),延长清洁周期。
-
设备复位与试运行
-
关闭排污阀,向集水池注入清水,检查水位是否正常(符合设计液位,一般为池深的 1/2-2/3)。
-
启动循环水泵和冷却塔风机,运行 10-15 分钟,观察是否有漏水、异响,同时检查水质是否清澈,确保无残留杂质进入循环系统。
-
清理周期
-
建议每 3-6 个月清理一次(根据水质和环境调整:如周边粉尘多、水质硬度高的场合,需缩短至 1-3 个月);雨季或藻类繁殖旺盛期,可增加清理频率。
-
安全与环保
-
高空作业(如大型冷却塔集水池位于高处)需系好安全带,避免坠落;池内作业时保持通风,防止消毒剂挥发气体浓度过高。
-
含除垢剂、消毒剂的废水需经中和处理(如加碱调节 pH 至 6-9)后再排放,避免污染土壤或水体。
-
长期预防措施
-
安装滤网:在冷却塔进风口或补水口加装滤网,拦截树叶、灰尘等杂物进入集水池。
-
水质处理:定期向循环水中投加阻垢剂、杀菌剂(如缓释型药剂),抑制水垢和菌藻生成,减少沉积物产生。
-
定期排污:每周开启排污阀排放部分池水(排污量为循环水量的 5%-10%),降低水中杂质浓度。
通过规范清理和日常维护,可保持集水池清洁,提升冷却塔的换热效率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同时避免因水质恶化导致的管道堵塞、设备腐蚀等问题。